阅读历史 |

第112章(1 / 2)

加入书签

自己总结出的笔记也写满了十几个本子。

袁奕合上手里的那册书,顿时就明白了她那句话中的含义:“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继续选择跟您一起奋斗在一线。”

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年代,全国各大工程都在陆续动工修建。

尤其是水利工程,因为会影响到几代人的生活,更是被放在了第一位。

水渠、水库、水坝、提防、农田灌溉……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工程都急需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而目前,放眼整个水利部,所有的人才加起来也不够用。

培养人才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工程的修建更是漫长。

白芹品出了袁奕那句话的意思,小声劝她道:“但大学还有课程没有学,这样会不会耽误了学习?”

“放心,不会的。”

袁奕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就像陈冬梅说的:实践出真知。

就算看得书再多,也比不上一次实践学到的东西多。

况且,工程的修建刻不容缓,越是往后拖,那些靠水吃饭的老百姓日子就多一分的危险,就要在水深火热中多生活一天。

国家需要她这块砖头,她也愿意在工地上挥洒青春。

尽管袁奕的决定让陈冬梅无比欣慰,可身为她的奶奶,心里还是有些许不忍:“可你要是一心栽在工程上,以后可就不好找对象了,个人生活该咋办?”

袁奕笑笑,“其实我的心里已经有人了。”

陈冬梅:???

白芹:???

“我爱我的祖国,不仅是现在,就连未来也没有人可以替代她的位置。”

她的一片丹心,真是红得要渗出血了。

祖国还未安定,母亲的子孙还在受苦,她又怎么会有心思考虑个人的生活?

谁说投入到工程中就没有个人生活了?建设祖国,就是她未来全部的生活。

就凭她对祖国母亲的一腔热血,再奋斗个几十年她也不会叫苦喊累。

爱一个人的几十年,哪有爱祖国一辈子来得长久又有意义呢?

袁奕拿过了陈冬梅手里的工程计划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问道:“咱们下一站还是去京北吗?”

陈冬梅笑了笑:“不去了,去霍北,庞家口。”

……

在车站等了快一个小时,袁改明终于看到了即将进站的那一班列车。

袁建国忙着跟陆必清做研究,所以孙女的事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部长,咱们来得会不会太早了?”助理看到他额头渗出的几滴汗,赶紧加快了手里扇风的速度。

袁改明目不转睛地看着火车来时的方向:“不早,多等会也没事。”

当初袁奕走得急,刚考完试就跟着陈冬梅去了南方,仔细算算,他都有三四个月没看到他的孙女了。

知道袁奕喜欢吃橘子,他方才特意买了不少,都是细心挑过的,每一个都汁多味甜。

火车停稳后,乘客们陆陆续续地拎着行李下来。

又等了十几分钟,他才看到那个叫白芹的学生,听说跟袁奕住一个寝室。

“同学?”袁改明赶忙叫住了她。

白芹认出了他的身份,拎着手里的行李,礼貌地鞠了一躬:“袁部长好。”

看了看她身后,并没有看到自家的宝贝孙女,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袁奕呢?她没跟你回来吗?”

白芹:“她和陈教授提前下车,去庞家口了。”

袁改明:???

听到这句话时,袁改明的心“咯噔”了一下。

完了,自己的孙女是彻底被陈冬梅给拐跑了……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33)

1982年夏天, 杨丽以福汉市文科第一的成绩考进了青华大学的师范专业。

过去的三年里,她每一天都在为当年的承诺而努力。

“袁奕,你等着, 我肯定会跟你考上同一所大学。”

如今,她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但,她一直视为目标的人却不见了。

“袁奕?她上个月跟着陈教授去忙工程了,估计要等领毕业证的时候才会回来。”杨丽找到了袁奕所在的602寝室, 那个叫李佳林的女生这样跟她说道。

袁奕从大二开始就不常回学校,跟着陈冬梅全国各地跑,一走就是好几个月。

只有期末考试那几天, 才能在学校里看到她。

她的床空了许久,床板上蒙了薄薄的灰尘。

本想着趁着开学前,提前来学校看看她, 没想到竟然扑了个空。

杨丽抱紧了怀里那厚厚的一摞信,眼神中闪过了些许的失落: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 自己才刚考上大学,袁奕竟然要毕业了。

那些信都是袁奕寄给她的。

“你就是杨丽吧?”李佳林打量着她, 猜测道。

杨丽点点头,“你们认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