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古穿文(08)(2 / 3)
帝这是要他开始拉拢人才,打出名声。只不过诗会他一个高中作文只能写议论文、并且最爱正反举例对比论证以及引用名言才能凑够八百字的理科生,韵脚平仄都不懂,别提作诗了,恐怕就连评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赏花那还不如去种菜呢。
若不是太折腾,他只想把东宫的梅林都砍了,换成果树。什么寒梅傲雪这只是它的花期到了而已,哪来的什么气节他和那些文人才子肯定是话不投机。纯纯浪费时间还让自己受折磨的事,他不想做。于是,贺明隽并没有如嘉乐帝所预想的那样露出欣喜的表情,而是略皱着眉为难道“我没有那些才情和逸致。”嘉乐帝有些猜不透他的心思,盯着他看了半晌,见他脸上一丝忐忑的表情也没有,就泄气般地沉声道“你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身为太子,他若不想做诗的话,还有谁能逼他吗这不过是个由头而已。贺明隽“儿臣确实不善此道,比起结交文人雅士,我更喜欢做些实务。”东宫里的事是瞒不过嘉乐帝的,更何况贺明隽还要向工部借人。听了他的这句话,嘉乐帝的脸色好看了一点,但还是说“可舆论终究掌握在文士手中。”贺明隽道“可民为邦本,便是文人士大夫,也不能逆民意而为。”嘉乐帝反问“民意你可知这两个字有多厚重需要付出多少”他语气中带着点不以为意,似乎是觉得贺明隽的想法太过天真,简直不知天高地厚。贺明隽点点头,坚定道“我自然是明白的。”他不想要民意和好名声,这只是一个借口。嘉乐帝依旧不赞同“你这般小打小闹,未必会有什么成效。且你的身体就算好转许多,也依旧是受不了苦的。朕已经为你铺好了路,你又何必任性回去跟着太傅们好好学习,除了治国谋略,诗词歌赋也学一些。”他加重了语气“不许在太傅授课时睡觉了堂堂太子,像什么样子”若是御史知道了,又要在朝堂上慷慨激昂地叨叨,烦人得很。况且“林太傅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再被你气出个好歹来。他教授的内容或许高深了些,朕已经让他因材施教了咳,即便你听不进去,也不能睡觉啊。”嘉乐帝说到后面,声音不自觉放小了点,显然他也是有些心虚的。听到嘉乐帝这番话,贺明隽除了意外,还有点难以理解。古代的世家大族,对子弟要求大都是极为严格的,就连纨绔子弟都是有门槛的。再怎么说,快乐教育也不适用于太子。就不怕教出一个昏君吗而嘉乐帝本人堪称勤勉,算是个明君。所以,贺明隽想,不怪他根据太子的经历得出嘉乐帝没把太子当储君培养的猜测。贺明隽摸了下鼻尖,应下了。上次睡着只是个意外。他确实不想上那种他没有兴趣的课,但他会用别的方式。至于嘉乐帝说的要他按照安排好的路走,贺明隽没有辩驳。现在坦白自己的打算,恐怕会被当成脑子不清醒。况且,他还没有见过二皇子和皇子,更不清楚嘉乐帝为什么会厌恶二皇子贺峻。现在二皇子和皇子年纪不算大,还没有出宫建府,结党、拉拢对他们来说比较有难度。他不必太着急,还是把一切都摸清楚再说。贺明隽点头认错的模样太有迷惑性,加上他又刚参加完祭礼,嘉乐帝就没再多说什么,放他回去休息了。之后贺明隽的下午课堂又开始了。只是考虑到他的身体,以及嘉乐帝放过话,要老师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他每天只用上一个多时辰的课。几个老师中,只有林中书令最为严格古板,其余人都比较顺着贺明隽,通常上课不是照本宣科、讲解经义策论等,而是为他解答问题。他们教的是贺明隽感兴趣的,他自然不觉得枯燥、浪费时间。这个时代有没有电视可以看新闻,邸报上的信息有限,贺明隽又不上朝,他便通过这些老师了解时事和嘉乐帝。剧情中并没有提到嘉乐帝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但如今这个世界把相关的背景补全了。嘉乐帝原本就是一个闲散王爷,封号为“瑞”瑞王到了十四五岁就开始相看王妃,最终定下了安远伯二房的秦姑娘,也就是现在的皇后。秦姑娘样貌不俗,但她还有个不太好的名声没学女红。虽说女子成了当家主母后可能不必刺绣,但若完全不会,就显得不贤惠了。谁能想到她竟能嫁入皇家。据说当时有人暗地嘲笑瑞王太看重好颜色。更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两人在成婚的第二年,先太子病逝,之后几个有竞争力的王爷为了那个位子斗得不可开交,最终是瑞王在二十岁那年被立为太子,年后登基。嘉乐帝被立为太子后几乎是夙兴夜寐,登基后也是励精图治,今年是他继位第六年,朝堂已经算是尽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在政务上他就轻松许多,平时也不会像刚登基时那般如履薄冰、殚精竭虑,而是随心了些,偶尔会露出几分当王爷时的不着调。而后宫方面,当年的瑞王妃成了如今的皇后,除此外,品级较高的王府老人就只剩下育有大公主的淑妃和一个没有生育、认养了二公主的昭容。二皇子的生母据说是难产而死,他现在记在一个低位嫔妃名下。皇子的生母是在嘉乐帝登基那一年病逝的,因新皇初立,她的葬礼有些简陋。嘉乐帝登基后也没有大肆充盈后宫,新纳的几个妃子家世都不算显赫。这六年间宫里又添了公主和四皇子。朝堂之事以及夺嫡的信息来源于太傅等人,而有些王府旧事和后宫私隐,贺明隽则是听赵青山说的。赵青山到东宫后,办事颇为尽心,也很有分寸。贺明隽知道赵青山或许未将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