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1节(1 / 3)

加入书签

与义成军一样,平卢军、武宁军眼下也在跟反抗军加强交流,双方从骑射比赛、战技较量、战阵比拼,到酒量饭量的争斗,从未停过。

每日除了围城备战的将士,其他人都在举行热火朝天的活动。

当然,操练必不可少,这是大军生存的根本。

常怀远自认不如反抗军将领,但对王师厚就没有服气之说,两人不仅自己互相较量,还铆足了劲整训部曲,誓要分个高下。

——邹县之战后,常怀远把三千精骑交给范子清统带,自己则回了兖州,这里有两三万武宁军将士亟待整训,不能没有主将。

平卢军、武宁军在军营忙得不亦乐乎,兖州城上的袁承志所部则整日愁眉苦脸。赵宁只看他们坐牢般的面容,就知道兖州撑不了太久。

常怀远听说沂州之战即将开打,死乞白赖地要跟着赵宁过去。

赵宁没有一味拒绝,对他而言,常怀远有斗志有战心是好事。

到了战场上常怀远能发挥多少作用不重要,有这份热情就足以为天下节度使的表率,让旁人能够好好看看一个拥兵自重的节度使,现在成了大晋忠臣是什么模样。

赵宁见到范子清的时候,反抗军并未抵达沂州州城临沂。

莫说还没有到临沂,在军营连费县的城墙都看不到。

不过吴军大营倒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这也就是说,反抗军是在进军途中,碰上了在此以逸待劳的吴军。

之前进占邹县的吴廷弼部是先锋,后面跟着支援兖州的吴军主力,邹县之战后反抗军继续前行,自然就是眼下这个结果。

从兖州到沂州,这之间大体是山地地形,尼丘山、蒙山便在其中,各个山峰都不高,所以这片山区整体地形并不太巍峨险峻。

反抗军进入沂州地界,走过起初一片难走的山地后,接下来都是在山谷平地中行军,没有耗费多少精力。

眼下临近费县县城,已经算是走出山区到了平原边缘。

山区不利于大军展开作战,平地才是两军厮杀的战场之选。

吴军大营建在费县县城西北,反抗军则把营寨扎在北面蒙山与南面老虎山之间的宽达二十里的平坦谷地中。

望楼上,赵宁一面观察吴军大营,一面听范子清说明情况:

“吴军在费县县城西、北两个方向,扎下了两座营寨,北面大营打着吴国侍卫亲军的旗帜,西面大营打着建武军的旗号,各自都有四万之众。

“先锋之前跟侍卫亲军简单交过手,对方战力不俗。”

范子清带过来的部曲拢共就四个军,加上三千武宁军也不到五万人,此刻面对的是近乎两倍于己的对手。

第七八一章 出战

此番中原逐鹿,大晋兵力上的劣势显而易见。

前些时候没能跟魏氏成功结盟,反而让杨氏用两座藩镇收买了魏氏,让自身成为被联合进攻的对象,晋军的处境无疑就雪上加霜。

大晋兵马四十万,就算不施行精兵策略,顶多也就六十万兵马,河北河东的财力物力摆在那里,朝廷养不了太多战士。

养得兵多了,将士素质会下降,甲胄兵刃水准也会下降。

魏氏的关中虽然不富庶,但汉中产粮不少,而且蜀中乃天府之国,只要解决好粮食转运问题,根本不愁军粮。

再加上与西域通商,获利非常丰厚。

杨氏就更不必说,东南原本就是皇朝财赋重心,江南又多鱼米之乡,虽说岭南被刘牧之、刘新诚父子占着,但杨氏依旧可以靠明州、泉州等地通商海外。

三家之中,杨氏是最有钱的。

齐朝定都北地燕平,考虑的是防御塞北草原民族,如果是为了钱财富庶,南京金陵才是最佳的京师之选。

故此,就算不考虑吞并天下,大晋朝廷也必须夺下中原。

若是没有中原的人力财力作为补充,大晋可以说是相对贫弱,时间长了,要保持跟魏氏、杨氏争雄的态势,在物力上首先就会不足。

大晋没有退路,赵宁同样没有。

这回逐鹿中原,杨氏出动兵马五十万上下,论数量就已超过反抗军,将财大气粗这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张京部曲二十多万,再加上数量肯定不会少于反抗军的秦国大军,晋军的处境十分艰难。

好在平卢军、义成军如今效忠朝廷,两者都是强军,虽然比不上反抗军的精锐,战力却优于寻常藩镇军。

尤其义成军,有国战时期部分郓州军的底子在,只要肯奋力作战,足以成为反抗军的一大臂助。

赵宁敢于在东线战场主动进攻,当然是有底气。

“对方的兵力近乎两倍于我,此战不会很轻松,不过这也会是中原之战的常态,往后我们得一直在兵力劣势下作战。

“但大晋争夺天下的优势本身不在兵马数量上,些许兵力劣势不足为惧。范将军,你部可做好出击准备了?”

赵宁神色淡然地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