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郁金堂 第23节(2 / 3)

加入书签

真说到关键了,要说体贴女郎,武崇训的功夫都下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什么马车啊,衣裳啊,活该吃亏。

武延基嗨地长喝一声,爽气地清清嗓子,吆喝起亲卫并两府仪仗开步走。

自问诸事尽在掌握,往后李武两家都指望他来照看,这担子不算重,挑起来亲戚们便知道他的本事,越想越感到肋下如生双翅,扇乎地虎虎生风。

李重福等骑在马上,都艳羡地望着他,武延寿向武崇烈挤眉弄眼,笑说大哥好事将近,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轰隆隆数百兵,皆着丝光闪亮的阜绢甲,头顶红缨,衬托得几个儿郎威风凛凛。后头第一辆车是武承嗣并武三思夫妇,第二辆是李显夫妇,然后琴熏带着骊珠,张峨眉单独一辆车,最后托底的是李真真姐妹。

瑟瑟落座一瞧,车上暖炉、茶水、零食色色齐全,座上还整整齐齐叠着一领茄花色织金厚披风,她提起披风,揉捏毛绒绒的镶边儿,狐狸皮的短茬子蹭着掌心又痒又暖和。

“诶——?”

丹桂蹲在角落拨火苗子,瞟了一眼,奇道。

“才刚女史叫带的不是这件啊,兔子皮多轻便,狐狸皮热得慌。”

莲实拢了拢李真真的斗篷,回头解释。

“早上庐陵王妃说四娘打小就怕热,叫她多穿一件,跟扒她皮似的,所以女史捡了兔子皮的,谁知方才豆蔻来,说高阳郡王怕表妹们南来,衣裳没带够,一人送一件狐狸皮一件大氅,瞧他那样殷勤,我就换了这个。”

丹桂听了抿唇笑,“他也是忒仔细。”

瑟瑟却恼了,砰地拍在皮子上,“婆婆妈妈,谁要他管!”

王府出街不用走坊城大道,排队等候出坊门,而是直接从坊墙上开门,就通到了横街上,距离天津桥只有几百步,却是堵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概因街道两侧挤满了摊位,有卖绢花丝绸的,有卖小食玩具的,妇人娘子难得出门,积攒了整年的零花钱,全打算一晚上花光。

终于车头转弯,步上天街,黄土道上撒过细沙子,比平时稳当的多,可是间或有孩子被人群一撵,不得已撞到马前,于车内人便是老大一个趔趄。

李真真看着火光啧啧连声,“不坐车还快些。”

瑟瑟也不耐烦,拧开窗子探身往外看。

皓月当空,天幕幽蓝明净,干净得像把晴天大太阳底下的观止湖,原样搬到了天上,硕大连绵的灯楼矗立在星津桥前,一扫往日铁锁拦关的肃穆,隔着桥遥望,太初宫深处明灯错落,如仙境般璀璨光亮。

而挡在她和那座宫殿之间的是——

马背上几个哥哥、表哥,高出亲卫仪仗一大截,身形姿态都很抢眼,不论高低胖瘦,皆如劲松般挺立,因着前方灯光太盛,不论武家兄弟的紫袍玉带,还是李家兄弟的素白袍衫,都显得浓黑如墨,仿佛灯轮投映出来的扁扁剪影。

“表哥,”

她低低唤了声。

困在嘈杂的人声马嘶底下,照理说谁也不应当听见,可是队列顶前头的武崇训却仿佛与她心有灵犀,倏地跳下马,缰绳甩给朝辞,步行绕了回来。

车夫拉紧马缰放缓速度,让车厢齐头并进,瑟瑟跪在窗前,双手扒住窗框,头脸比平时高了一截,将好与他平视。

这一眼就瞧出武崇训不对头了,正经大日子,国宴连着家宴,李武两家,谁不是打叠起满套头面,什么堂皇穿什么,独他心不在焉,连仪容也未修整,郡王尊贵的正紫袍服松开领口,颈项上露出一角粉融融的绉纱。

她嗳了声,这料子好眼熟,似块方巾对角折了又折,垫在里头,恰露出居中的绣样,是只昂颈的鸳鸯,展着半只油绿翅膀。

她心里好笑,正要询问,听见武崇训朗朗道。

“可惜只有今晚能陪表妹看灯,明日寅时起,直到十六日晚都不得空,圣人要在明堂做大法事,敕令王公以降并洛阳周遭亲贵一律精事幡华幢盖,圣人亲自请藏捧持,率众祝祷。”

武崇训指着正北方的大内,语气淡然。

“今年宫里那盏灯足有七级,周遭配灯百盏,如星丸错落,辉煌烛天,表妹不得亲眼瞧见,等我回来画给你看。”

“寅时?那不是再过三四个时辰就要进宫?”

瑟瑟并不知道历代上朝议政都是这个时候,诧异于君臣的辛劳。

“那你还……”

她反应过来,连声哎哟。

“两位表叔和大表哥也要进宫罢,面圣前还得沐浴、换衣裳、吃饭,岂不是通宵不能睡?太辛苦了。”

武崇训拿不准她到底心疼谁辛苦,要问又不好问,讪讪垂了眼,照瑟瑟看就又是一副高不可攀的德行。

“不算什么,圣人年逾七十尚能励精图治,日日不辍,我们哪能抱怨?再说大哥向来精力旺盛,兴许完事儿还能出来一趟。”

“哦——”

冠冕堂皇的废话说得她扫兴,便没接话。

匆匆朝她脸上一瞥,路边流转的走马灯凑趣儿,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