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眼见为实(2 / 3)
收为己用,毕竟从他原本的人生轨迹来看,对于大明的忠心应该是比较有限的,这方面远远比不上他的叔叔沈世魁。
谢立一听沈志祥这个表态,的确是与他过去接触的明军军官有所不同。以前他所接触过的那些人哪怕是与海汉打成一片,嘴巴上也绝对还是会挂着忠君爱国那套政治正确的言论,表面功夫都会做得很到位。但沈志祥这口气里明显有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对于东江镇的现状和未来也充满了悲观情绪,明显是有一些小心思了。
谢立当下也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谈下去,一是避免沈志祥产生警觉,二是这皮岛毕竟是别家地盘,就怕隔墙有耳让人听了去。这沈志祥倒是无所谓,但如果让他叔叔知道,未免就会影响到对海汉的观感。
皮岛上的状况远比海汉预计的更加糟糕,大量的难民只能挤在窝棚里忍饥挨饿,卫生状况极其恶劣,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没有发生瘟疫,也不知道是沈世魁和他的前任们管理得力,还是真的全凭运气。谢立虽然过去几年跑过不少地方,也见识过很多难民营,但他也认为皮岛的状况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边缘,随时都可能发生崩坏性的事件。
在看过了两处难民聚居区之后,谢立已经基本了解到出本地民众的大致生活水平,便邀请沈志祥一起离开皮岛与海汉舰队会合。沈世魁拨了两艘船给沈志祥,一艘随他南下山东,另一艘则是用来运回海汉舰队赠送给皮岛的千斤粮食。
临行前沈世魁向他叮嘱道:“这一路上好好观察海汉人,看其到底是吹牛还是确有实力。还有,去到当地之后,若是能见着海汉主事之人,当尽力促成合作,若是能得此援助,东江镇或能挺过眼下难关。”
沈志祥以前也曾去过山东,不过都是随自家船队去当地催粮,倒是第一次跟着旁人出海南下。他和谢立一起搭载一艘海沧船出海,将谢立来时所乘坐的小艇栓在船后,缓缓接近停泊在皮岛北侧靠近朝鲜国铁山郡的海汉舰队。
距离海汉舰队越来越近,沈志祥才真正意识到海汉这艘旗舰的体积究竟有多大,小小的海沧船在其侧舷一比划,船舷至少矮了五尺有余,得要顺着垂下来的绳梯才能爬上甲板。而在船舷最为显眼的便是整齐的方格炮窗,沈志祥大致看了一下,至少有二十多个,心头也是十分震惊。如果这些炮窗不是船上的装饰物,那么这艘船的火力怕是强得惊人了。
谢立察言观色,心知对方已经注意到了这艘战舰的火力配置,当下故作无意道:“前几日我们去旅顺口,就遇上了去年叛逃辽东的登州水师。”
沈志祥果然立刻便问道:“那可有与其交战?结果如何?”
谢立笑道:“既然碰上了当然是要过过招了,不过对面的船少,就只有四艘福船,我们三两下就解决完了。”
沈志祥有些不信:“登州水师训练有素,也算一支强军了,贵军能轻松解决?”
谢立道:“口说无凭,我们当时抓到的几十名战俘就在船上关押着,小沈将军登船便知真假,请吧!”
沈志祥听得半信半疑,但还是依言从绳梯爬上了船舷。上到甲板之后,沈志祥发现这甲板两侧果然都布置了数门火炮,单论火力肯定是要强于明军战船了。这些火炮都固定在造型复杂的炮座上,炮身上有油布遮蔽,想来是到战时才会取下。
沈志祥待谢立上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敢问特使,这火炮,贵国是从何处购得?”
谢立笑道:“想买吗?”
沈志祥连连点头道:“若是价钱合适,那便订上几门。”
火炮在作战中有多大的威力,沈志祥是在战场上见识过的,早年东江镇能够守住旅顺口这么一个小地方,靠的也是有火炮这种大杀器。不过过去一年中东江镇接连失地,部署在各处据点的火炮也因而损失了不少,如今岛上的存货已经不多。但这玩意儿又不是哪里都能做出来的大路货,想买也找不到地方,沈志祥乍一见海汉战舰上如此之多的火炮,立刻就起了心思。
谢立将他带到一门舰炮跟前,扯开炮衣,指着炮身道:“你看看上面的字。”
沈志祥略微弯腰,定睛一看,见顺着炮管的方向有两行宋体铭文,一行内容是“海汉兵工四十一车间制造”,另一行的字体却是如蚯蚓滚沙,并非汉字。沈志祥只看懂了第一行,抬头问道:“这炮是贵国所制?这第二行如天书般的文字是何意?”
谢立点点头向他说明道:“这第一行是造炮的单位,第二行便是这门炮的编号,这些编号都有专门造册,若有必要,可以由此查询到具体的制造时间和经手工匠。”
海汉兵工所制的枪炮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由英文加上阿拉伯数字组成,这样一是具有保密性,二来镌刻时也比刻汉字更方便一些。不过这落在沈志祥这样的外人眼中,自然是如同天书一般了。
谢立继续介绍道:“此炮全重六百四十斤,弹丸重十斤八两,五十丈可破两寸厚的船板,是这艘船上威力最小的火炮。”
沈志祥前面还听得聚精会神,听到最后一句差点喷出来。不过谢立说到
↑返回顶部↑